專注戶外純玩,十年用心服務。您身邊的純玩旅行服務商!
景區簡介:
貴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戰生命線上的重要節點,舉世聞名的盤山公路,“中國十大最美公路”之一。公路雄險,設計精巧,依山筑造,工程艱險,雖山勢陡峭,彎道頻急,但行駛者卻無驚恐之感,且是許多自行車愛好者騎行的理想場地,被譽為世界公路設計史上的里程碑。
這條盤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脈和磨盤山之間陡坡上的公路又稱史迪威公路,古代稱鴉關,當地人又稱之為半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二十四道拐建于1935年,在建造之初就名噪滇黔。二戰時期,美國的援華物資經過滇緬公路到達昆明以后,必須經過含二十四道拐在內的滇黔線才能到達前線和重慶,于是這里就成了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承擔著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任務。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陸軍準將約瑟夫·史迪威出任美軍中緬印戰區總司令兼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加強對二十四道拐的維護。因此,二十四道拐被譽為“抗戰生命線”,成為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標識載入史冊,是中美盟軍團結抗戰的象征和中美人民友誼、文化交流互動的歷史見證。
時至今日,歷經風風雨雨的二十四道拐仍完好如初,既可見西方的先進建筑技術,又可見當地民工的精工巧琢,不失為罕見之歷史珍寶。充分利用原有資源開發的旅游景區,既保留了原始風光,也為游客提供方便,是感受祖國奇觀的最佳之地。
?
景點分布:
二十四道拐 景區地處晴隆縣城南郊,由晴隆古城、二十四道拐 公路、觀景臺及史迪威小鎮構成。其中,晴隆古城主要包括晴隆古城服務區、古城核心區以及古城風情街三大部分,總建筑面積37440.7平方米;著名的二十四道拐 公路起于大水溝,全長4公里,有效路面寬約6米,山腳第1道拐與山頂第24道拐間的直線距離約350米,垂直高度約250米,坡的傾角約60度,驅車由下至上約需8分鐘,由上至下約6分鐘;二十四拐觀景臺位于晴隆山,由一個四層主體建筑加一個觀景旋轉樓梯及觀景步道組成,包含游客接待中心、觀景平臺、展廳、醫療點、餐飲、會議、旅游紀念品商場等功能;史迪威小鎮則建設了美式鄉村教堂、鄉村酒吧、公共廣場、療養中心、老鎮商業街、射擊場、跑馬場、紅酒酒莊、水上娛樂世界、美軍指揮部、鄉村俱樂部、鄉村劇院、生態酒店、直升飛機場等,體現美國軍人在此駐軍生活娛樂的點點滴滴及他們與晴隆人民一起肩并肩的為前線做貢獻的場景。
二十四道拐介紹:
二十四道拐是史迪威公路的標識路段,位于貴州晴隆縣城南郊一公里處。公路所在之處在明清時曾是古驛道,民國24年(1935年)開始建設這條公路,次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經之路。
觀景臺介紹:
二十四拐觀景臺位于晴隆山,距縣城南7公里,被譽為縣城西南最高的一顆璀璨明珠。整個觀景臺由一個四層主體建筑加一個觀景旋轉樓梯及觀景步道組成,總用地面積9994平方米,建筑面積約3918平方米。
史迪威小鎮介紹:
史迪威小鎮位于晴隆縣沙子鎮文豐村,小鎮內設置美式鄉村教堂、鄉村酒吧、公共廣場、療養中心、老鎮商業街、射擊場、跑馬場、紅酒酒莊、水上娛樂世界、美軍指揮部、鄉村俱樂部、鄉村劇院、生態酒店、直升飛機場等景觀。
美式鄉村介紹:
史迪威小鎮中各種美國文化元素反映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后,美國軍人在此駐軍生活娛樂的點點滴滴及他們與晴隆人民一起肩并肩的為前線做貢獻的場景
景區資質:
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晴隆古城介紹:晴隆古城位于晴隆縣城南面,其擁有500多年的歷史,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90年),設安南衛,衛治蓮城(今晴隆縣連城鎮)。清康熙十六年(1687年)以安定南方的形式更改為安南縣。隨著人口數量劇增,加之與越南發音相似,民國30年(1941年)國民政府將安南縣改名為晴隆縣。
景區特色:
觀光、自駕、探險、攝影、獵奇、公路、山峰
最佳游覽時間:
四季皆宜
景區位置:
中國>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東觀街道>三寶街道>騰龍街道>茶馬鎮
到達方式:
自駕路線:滬昆高速公路從從晴隆/G320出口離開,經黃莊大道—雙橋路至晴隆縣城,沿遠征路/G320行駛即可。
二十四道拐門票價格:
門票:60元
觀光車:20元/人次。
景區開放時間:
全天
電詢 滿意度:100%
【川藏海稻】318川藏滇藏線 海螺溝 稻城亞丁 飛來寺 羊卓雍措 中國景觀大道4~6人10日之旅電詢 滿意度:100%
【四色丹稻】稻城亞丁 四姑娘山 甲居藏寨 色達 新都橋環線深度4~6人8日之旅
相關評論
發表評論